国内

当前位置/ 首页/ 国内/ 正文

四川农业大学“头雁”学员走进“工作坊”,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

“品牌”这一关键词,在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被反复提及。它是具有经济价值的无形资产,更是农业农村发展转方式、调结构的重要抓手。

为帮助学员直观感受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全过程,并对地方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行有效探索。12月10日,2023年“头雁”学员在围绕《乡村文旅及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》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后,投入了新一轮主题“工作坊”活动。在这一专题里,四川农业大学邀请到四川门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营销总监、四川向前一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刘宇澄老师为学员授课。

课堂上,刘宇澄以“品牌是什么?品牌有啥用?品牌怎么做?品牌怎么推?”4个问题作为切入点,面对面解惑、手把手教学,引导“头雁”学员学习如何将品牌作为市场供给和满足需求的价值载体、如何用品牌将产业优势转化为市场价值、如何让消费者通过品牌增加对优质产品的认识,并就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的五大前提、五大要素做了详细介绍。不仅让“头雁”学员真正意识到,农产品品牌经过精心打造和正确营销,能成为“产业兴旺”的有效抓手,也使其逐步形成了系统性的品牌思维。

刘宇澄以“横州茉莉”作为区域公用品牌的案例,以“新希望NEW SIR”作为企业品牌的案例,以“大建奶浆果”作为产品品牌的案例,帮助学员直观感受了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全过程。学员们在理论课程的铺垫下真正学会了区分农业品牌的三种类型,也认真听取了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所提出的“脱贫地区打造区域公用品牌该如何落地”建议。

“工作坊”活动中,学员们以“岛屿”为单位建设项目组(每个项目组配组长、主创、原型制作和后勤四类岗位),明确“实物产品、工艺、文创、形象代言人、故事”等载体,借助既定的材料和工具,配合完成五项显性任务再一一进行精准表述。在品牌建设模拟过程中,刘宇澄帮助“头雁”学员分析自有产品的文化母体,引导其对文旅融合模式进行深入探讨,借此找准乡村文化与旅游的融合点、连接点,激发其作为“文化主体”的创造性。

学员们表示,这对他们而言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尝试,新奇有趣且意义重大。他们学会了借助特色文创品牌展示乡村文化底蕴、用独特的文化吸引力塑造特色农产品品牌、以旅游产业连接城市和乡村,今后也将深推“品牌建设“的产业实践,为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