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南大学“三下乡”|民族团结,乡村振兴,青年有行
2024年7月2日至7月8日,为响应国家号召,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,加强青年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,同时促进民族团结,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民族学院暑假“三下乡”贵州铜仁民族小分队前往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甘溪镇、思南县郝家湾村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团龙村三个少数民族聚居地,进一步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深入研究和体验中华民族共同体格局,感受乡村振兴为当地带来的巨大变化。
图为小分队在甘溪镇政府门前合影(廖冬艳摄)
历史之光,民族情深。团队队伍前往甘溪镇甘溪中学开展宣传与调研活动,向该校学生宣讲“四史”,发放150份调查问卷,采访校领导和老师,调查当地师生对“中华民族共同体”的认识情况及学校开展的相关活动,强化青少年对国家历史的认识,增进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。在沿河县甘溪镇、思南县郝家湾村和印江县团龙村,通过访问村支书与政府干部、参与村民日常生活、走访村民,了解并传播当地的历史文化、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故事,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,引导村民与学生深入理解其意义。在采访与走访过程中,团队队员发现当地人虽对“中华民族共同体”这一概念的理解比较浅显,但比较了解本民族的民俗文化,对其他民族一直持友好而非排斥态度。在更深入的聊天中,村民们都表示“中华民族一家亲”“很想体验其他民族的民俗文化”,简单的表达里体现出他们真诚、善意的心。
图为队员到印江县团龙村村民家走访(施明敏摄)
乡村振兴,多元生计。贵州铜仁之行,洞见生态智慧与文化活力如何交织,剖析治理新策,为民族地区乡村的美丽蜕变留下深思与启迪。在走访过程中,小分队队员向村民询问了其家庭生活的变化、生活环境的改善、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对自身生活的满意度与期望。村民们纷纷表示,自从乡村振兴政策实行后,生活环境大大改善,家庭压力相对减轻,但家里青年大多外出务工,老人和小孩独自生活存在诸多不便。不过村民对生活依然充满热情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当地政府则根据这些问题,给出了答案:当地政府积极鼓励外出劳动力、毕业大学生、致富带头人回乡发展或支持家乡产业,鼓励、支持当地产业发展并帮助其克服发展困难,实施以工代赈项目,举办“大手拉小手”生活环境评比活动,以及制定不同家庭困难群体的医保缴费标准等政策。无论是推动生态产业发展、努力解决现实问题的甘溪镇,还是发展民族旅游、文化体验的思南县郝家湾村、印江县团龙村,当地政府与村民积极互动,不仅改变了过去单一依靠土地产出的传统生计模式,还创新性地形成了一些新的治理方式,从而保证了乡村社会的良性运转。
图为队员在采访思南剪纸非遗传承人王再臣的父亲(廖冬艳摄)
此次三下乡活动不仅是一次深入基层的社会实践,更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生动实践。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让团队成员在体验中学习,在服务中成长,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、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贡献青春力量,共同描绘民族团结新辉煌的美丽画卷,共同展现乡村振兴带来的震撼变化。(通讯员:廖冬艳)